本市各区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

时间 : 2023-05-11 14:36:21 来源 : 北方网


【资料图】

天津北方网讯: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、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,我国是碘缺乏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,涉及地域广,威胁人口多。为普及碘缺乏防治知识,我国自1994年起设立“防治碘缺乏病日”。5月15日是我国第30个“防治碘缺乏病日”,今年的宣传主题为“科学补碘三十年,利国利民保健康”。

天津虽然沿海,但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一样,外环境普遍缺碘,因此居民也需要食用碘盐。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,与胎儿及婴幼儿脑发育密切相关,又被称为“智力元素”。人体不能生成碘,只能从外界摄取。碘摄入不足时可引起碘缺乏病,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(俗称“大脖子病”),儿童智力不可逆转的损伤,孕妇流产、早产、胎儿先天畸形等。

多年来,天津市委、市政府对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,通过加强病情监测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,本市碘缺乏病的防治效果取得长足进步。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32.6%下降到2022年的2.5%,儿童尿碘中位数由1995年的96.1 μg/L上升至2022年的163.4 μg/L。目前本市16个区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,人群总体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。需要注意的是,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,如果停止补碘,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,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来维持人体健康。碘缺乏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,如果没有持续的科学补碘措施,碘缺乏病可能会卷土重来。

根据国家要求,天津市将继续开展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(2023-2025年),通过巩固综合防治措施,增强防病可持续性。加强患者救治水平,满足多样化健康需求;优化监测评价网络,提高疾病发现预警能力。创新宣传教育手段,提升健康防病素养;强化防治能力建设,提高疾病防治水平。加强科技研发支持力度,提升科技防病水平等六大重点任务巩固本市地方病防治成果,持续落实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,提升基层防治能力,健全地方病防治长效机制,从源头上预防控制地方病危害。广大市民可通过关注卫生健康部门的“健康天津”“天津疾控”微信公众号,获取更多科学补碘知识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

热门文章